2025/08/20 |
 |
台船環海順利完成海龍離岸風場73座套管式水下基礎安裝
提前交付1GW水下基礎項目安裝進度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船公司,股號:2208)轉投資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船環海公司)今(20)日正式宣布,繼今(114)年6月圓滿完成海龍離岸風電計畫219座基樁安裝工程後,已順利接續完成套管式水下基礎安裝進度,迄今共計73座水下基礎項目提前全數完工!台船環海公司以自有自建的「環海翡翠輪」為主力施工船舶執行安裝,此里程碑彰顯台灣海事工程的實力與海龍團隊的協力成果。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為台船環海公司迄今承攬規模最大的離岸風場專案,其水下基礎構件體積與重量為目前台灣風場最大,專案位於具挑戰性的台灣海峽水域,需綜合考量天氣窗口、海象條件及颱風風險。台船環海公司憑藉嚴謹的專案管理與團隊默契,堅守安全至上理念,掌控各項風險並克服重重挑戰,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
|
   |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是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案之一,總裝置容量超過
1GW。台船環海公司於 2022
年與該計畫簽訂合約,承攬基樁、套管式水下基礎、海上變電站及風機運輸與安裝等全方位海事工程服務,並於
2024
年正式執行安裝作業。台船環海公司以全迴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作為海龍計畫的主力安裝船舶,迄今包含海龍計畫的風場在內,已在台灣海峽完成近1.5GW風場裝置安裝容量,展現本土船機施工能力,培育具國際經驗的海事工程人才,持續推進台灣海事工程技術發展更上一層樓。
海龍計畫執行長暨專案總監柯廷灝(Tim Kittelhake)表示:「此次套管式水下基礎安裝作業展現了驚人的效率,最快紀錄為兩天內完成三座;『環海翡翠號』的卓越能力,結合海龍團隊在規劃、協調與執行上的高度默契,使73座水下基礎得以提前全數完工,象徵海龍計畫穩健推進,為如期併網目標注入更強的信心。」 |
台船環海公司曾國正董事長表示:「今日完成的水下基礎安裝,再次見證團隊同心協力成果,對於台船環海公司和環海翡翠輪不僅是另一個里程碑,更證明台灣本土海事工程能量大大往前邁進,小從人力軟硬體、大至供應鏈管理掌控、工程技術創新突破,為台灣海事工程國家隊(Taiwan
Marine Team)之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
 |
金屬中心鏈結東洋研磨材、松立欣、祥儀
建立國內綠色熱處理自主量能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我國精密機械零組件以高品質、高精度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隨著2050淨零目標走向落實,強化熱處理等關鍵製程之能源效率,已成為精密機械產業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首要任務。金屬中心於114年8月19日再度攜手臺日夥伴,與日本東洋研磨材工業株式會社(TOYO)及國內微小齒輪製造龍頭祥儀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並獲TOYO臺灣經銷商松立欣機器捐贈第二台,可對應更大型工件之新型「微粒子噴拋處理設備」。透過導入前瞻節能技術並建構在地自主量能,帶動我國精密機械產業加速邁向高值化與低碳化。
本次活動首先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何祥瑋科長見證下,由金屬中心劉嘉茹董事長代表中心與日本TOYO及祥儀企業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緊接著再由劉董事長見證下,由中心賴永祥執行長代表中心接受松立欣捐贈「微粒子噴拋處理設備」機台。此次MOU簽署與機台捐贈舉辦,共同展現出中心積極推動國際合作,透過鏈結臺、日夥伴,展現技術與應用研發合作的相互加值性,在臺灣串聯材料、設備至終端應用的整合型研發場域,大幅縮短研發與測試時程,將綠色製造之關鍵能力深植臺灣。
|

 |
圖1: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成立「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並於今(19)日舉辦開幕典禮。
圖2: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執行長許乃文表示,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中上游的設計、製造、封裝、材料,擴展至應用端的5G
AIoT、航太、電動車等下游產業,高雄「半導體S廊帶」聚落已然成形。
賴永祥執行長表示,本次深化「微粒子噴拋處理技術」(Shot
Machine A.one Polish ,SMAP)應用,建構「前處理—熱處理—模擬測試」完整製程。 |
由中心整合設備導入、製程測試與示範應用等。以「視網膜辨識儀器模組」高階醫材為例,該模組傳動結構件尺寸穩定與表面品質,攸關判讀準確。故於熱處理前導入SMAP前處理,可強化滲碳擴散效率、縮短真空滲碳時程,並降低表面粗糙度及提升工件表面硬度,預估滑塊等關鍵零組件使用壽命提升約20%,並已完成載具可行性與場域實測。
隨著歐盟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全球供應鏈規則已然改變,綠色轉型不再是選擇題,而是攸關產業永續之必要行動,未來金屬中心將以此為基礎,持續推動節能技術朝向電動車、半導體設備、高階醫材等高值化產業擴散,協助我國產業穩健銜接全球綠色供應鏈,掌握先機、創造新一波成長動能。 |
 |
全台最大餐酒盛典再度回歸
「2025高雄雄嗨調酒節」9/13、14 愛河熱鬧登場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高雄年度餐酒盛事「2025高雄雄嗨調酒節」(Kaohsiung
Cocktail
Day)將於9月13日(六)至14日(日)下午3點至晚間8點30分,在愛河畔盛大登場!高市府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為積極推展夜間觀光與夜經濟,今年「雄嗨調酒節」活動規模升級,集結逾70家風格酒吧、餐酒館與創意餐飲品牌,不僅邀請來自台北、台南及高雄三家入選「2025年亞洲百大酒吧」店家,更首度邀請日本頂尖調酒大師現場獻技交流。活動全區皆免費入場,歡迎民眾午後來到高雄愛河畔,品味包括high
ball、shot等各類創意cocktail
花式調酒,享受夏日悠閒氛圍。含酒精飲品須購買調酒券,線上早鳥票即日起於全台7-Eleven
ibon開賣,每張888元(含飲酒手環1只、5張調酒券及活動限定帆布袋一個),並享交通與住宿雙重優惠,超值划算!
高閔琳局長表示,高雄擁有眾多特色酒吧與餐酒館,提供異國美食、精釀啤酒與創意調酒,是夜晚放鬆小酌的絕佳選擇。為推廣夜間觀光與夜經濟,今年「高雄雄嗨調酒節」(Kaohsiung
Cocktail
Day)擴大活動規模,邀請國際調酒師與本地知名酒吧、餐酒館及餐飲品牌共計48個店家參與。其中包括2025年入選亞洲百大酒吧:NO.41「To
Infinity and
Beyond」(臺北)、NO.59「The Han-Jia
Pairing Dinner
酣呷餐酒」(臺南)、NO.75「Maltail」(高雄),以及高雄在地人氣酒吧「Bar
DIP」、「行者」、「T.A.C.B.人文餐酒」、「滯漫
Halftime」、「講古吧 Kóng-Kóo」與「英迪格
PIER NO.1
高空酒吧」等,積極展現高雄餐飲文化的多元風貌,打造亞洲調酒文化交流盛會。期盼藉活動舉辦,提升高雄夜間觀光與經濟效益,吸引更多旅客體驗高雄獨特的餐酒文化與港灣城市魅力。
除了特色調酒,活動更網羅逾25家知名餐飲與餐車品牌,從經典台味到創意料理一次滿足。包括南臺灣人氣居酒屋「焼肉
SHOJO」、歷史悠久的香腸品牌「黑橋牌」、鐵道人氣冰品「SNOW
雪諾義式冰淇淋」、夏日必備「伯公仔綠豆蒜與傳統養生飲品」,以及手作漢堡、白糖粿、起司章魚燒、風味串燒、綿密雞蛋糕等美食,讓民眾一次飽覽豐富飲食文化,佳餚美饌盡收愛河畔。
|

 |
今年更加碼推出交通與住宿優惠,活動期間持本次活動調酒券預購票、且高鐵出發站或到達站為左營站的旅客,可享高鐵優惠票價;持票券或手環入住「高雄英迪格酒店」、「高雄福容飯店」、「高雄城市商旅」,可享住房與餐飲折扣,鼓勵民眾在活動之餘走進港都的街區與海岸,細細品味高雄的城市風貌與生活節奏,詳情請參考ibon售票系統高鐵專區及合作飯店官網。
觀光局提醒,「未滿18歲禁止飲酒」、「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及「理性飲酒」。於活動現場購買含酒精飲品需持調酒券,並填寫飲酒同意書,確認符合合法飲酒年齡並配戴手環後即可兌換含酒精飲品。 |
調酒券線上早鳥票已於全台7-Eleven ibon熱賣,建議民眾可提早購票以免向隅。此外活動會場亦將張貼及加強宣導警示標語,另於河西路與中正四路口設計程車招呼站並提供代駕服務。
觀光局呼籲,愛河周邊停車空間有限,建議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前往,可搭捷運橘線至鹽埕埔站或前金站,或搭輕軌至真愛碼頭站,再步行前往會場。更多活動資訊,請上「高雄旅遊網」官網(https://khh.travel),或追蹤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hh.travel)及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aohsiung.bravo/)查詢。 |
 |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高雄獲5星榮耀 59家名店食力爆發
高雄首奪最佳服務、年輕主廚2大獎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眾人引頸期盼的《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昨(19)日公布星級餐廳及最佳年輕主廚、服務人員等名單,高雄再傳捷報,共有4間餐廳榮獲星級肯定、1間餐廳蟬聯綠星殊榮,同時摘下「最佳服務」與「年輕主廚」大獎。繼去年獲得一星的
「雋 GEN」、「Haili」 與 「承Sho」再次蟬聯榮耀,今年「方蒔」首度入榜即摘下一星,餐廳經理陳玉錡更獲得「最佳服務大獎」,為高雄獲得首度殊榮;而在地知名法式餐廳經典名店「Thomas
Chien」,簡天才主廚也持續以在地食材、永續理念推廣美食,再度榮獲米其林綠星認證,成為高雄永續餐廳代表;永筵小館夏永岩主廚不僅新入選必比登推介,更為高雄拿下「年輕主廚大獎」。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表示,高雄今年共計4間1星、1綠星,再加上日前必比登推介24家餐廳、入選30家,總計59間美食店家名列全球美食聖經,加上最佳服務與年輕主廚2大獎加持,充分展現高雄餐飲產業的豐沛能量與國際競爭力。
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今年《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首度將新北市、新竹市及新竹縣納入評選,競爭縣市與店家變多,但高雄依舊交出亮眼成績;從平民小吃、餐廳美食到fine
dining
星級料理,從台菜經典到法式創新,包山包海、應有盡有,共有高達59家名店出線,顯見本市餐飲產業持續蓬勃發展,並獲國際專業肯定。高閔琳強調,這些成果不僅是餐飲業者多年努力的體現,更是高雄作為國際美食城市的最佳印證,期盼藉由米其林的推薦與加持,吸引更多全球饕客前來高雄摘星、品味佳餚。
高閔琳表示,本屆高雄米其林餐廳「雋 GEN」、「Haili」 與
「承Sho」蟬聯一星榜單,象徵品牌的成熟與穩定;而高雄在地知名的「Thomas
Chien」蟬聯綠星認證,更凸顯簡天才主廚領導的餐廳對永續、環境友善及在地連結的堅持,為高雄在國際美食舞台增添永續星光。而本屆星級餐廳最大亮點之一,是由蔡中和主廚領導的「方蒔」(the
Front
House)法式餐廳,該餐廳2024年為入選餐廳,今年2025晉級一星肯定,同時更拿下「最佳服務」大獎;充分展現高雄餐飲市場的創新與成長力,推出的套餐融合自身遊歷經驗與臺灣風味,菜色中巧妙運用在地食材,闡述屬於家鄉的記憶。
方蒔餐廳主廚蔡中和指出,「米其林指南就像一盞明燈,從學藝開始到踏上探索世界美食的旅程,一直照亮著我前進的方向,也讓我更加堅定心中對料理的理想與熱情,這一顆星屬於團隊每位夥伴的努力,也感謝家人朋友一路以來的支持與幫助」。而餐廳經理「陳玉錡」不僅擁有逾
20
年橫跨臺灣與海外的餐飲服務經驗,搭配以女性為主的服務團隊,以及作為主廚妻子,對於主廚所設計菜色的深入了解,更為饕客提供最詳盡資訊與最溫柔親切的服務,更為高雄首次奪得「最佳服務大獎」光環,充分展現高雄美食的柔性之美。陳玉錡表示「服務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很幸運能和一群專業又溫暖的夥伴並肩努力,一起用心款待造訪每一位顧客」。
觀光局進一步指出,高雄山海河港不僅觀光資源豐富,也是新鮮蔬菜、水果、海鮮水產等多元食材的重要產地;今年入選餐廳也新增3間「鯷魚
Anchovy」、「Li.nu」、「J Parc」名店,總計30間遍布大高雄各區,高雄有這麼多創意主廚與多元食材,激盪出精彩的美食料理,歡迎海內外旅客來嚐鮮!「鯷魚」年輕主廚郭瀝翔
Ethon,擁有在丹麥哥本哈根Noma餐廳工作的豐富資歷,回到自己的故鄉高雄,每日至市場與前鎮漁港採買新鮮漁獲、堅持以魚料理,做出高雄南方的味道;他表示,「料理方式不必完全相同,但一定要和在地有所連結,因為這裡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他希望能把高雄打造成一個讓大家想來用餐及旅遊的城市」。而「Li.nu」主廚李祈睿也說到,「今年入選米其林,願以料理讓更多人認識高雄,讓城市在國際舞台閃耀」。
|

 |
另一方面,今年必比登入選共24家餐廳,其中「白玉樓」與「永筵小館」為首次入榜。「白玉樓」傳承經典台菜,並融入新時代烹飪手法,於高雄夢時代展店後推出更多元創新菜色。「永筵小館」則承襲前身「雲來坊家鄉小館」的料理精神,曾在
2022 與 2023
年獲得必比登推介肯定,在短暫熄燈後更名「永筵小館」重新出發,夏永岩作為年輕主廚,懷抱熱情與細膩心思投入臺灣家常菜,以精湛手藝演繹純粹風味,轉化為令人難忘的用餐體驗,傳遞深厚情感,重新贏得客戶捧場支持,不僅再度奪得必比登肯定,更為高雄首次拿下「年輕主廚大獎」,展現雄厚實力。夏主廚獲獎表示「感謝米其林肯定,也謝謝整個團隊一起從『雲來坊』努力到現在,更要感謝新舊顧客的喜愛與支持,未來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服務回饋大家」。 |
觀光局補充,從星級、綠星到必比登推介、入選餐廳,高雄展現出多元餐飲風貌與文化底蘊,囊括山海河港各項特色。為讓更多遊客體驗高雄的城市魅力,市府同步推出精彩活動:9月「高雄奶茶節」將在鹽埕區登場,邀請遊客品嚐多樣奶茶風味;
9至10月適逢教師節及中秋連假,「高雄愛・月熱氣球」活動則能讓民眾在愛河及月世界欣賞如塞納河畔與卡帕多奇亞般的絕美景色;還有韓團TWICE、BLACKPINK,經典西洋歌手Sting、美國搖滾樂團OneRepublic等偶像歌手、國際天團演唱會,誠摯邀請國內外旅客一同造訪高雄,盡享美食、音樂與觀光的多重饗宴!更多活動資訊請至高雄旅遊網(https://khh.travel/zh-tw/)或高雄旅遊網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
 |
高雄市三級學校教育團訪熊本市,深化臺日教育交流合作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高雄市三級學校教育團於暑期訪姐妹市日本熊本市,隨著台積電先後在兩地設廠,雙方已成為臺日科技與教育合作的重要夥伴;高雄教育團也走訪熊本市各級學校參訪與座談,建立從線上到實體進行交流,以建立長久合作關係。也邀請熊本市教育長遠藤洋路於11月率團來訪高雄,深化兩市教育交流與情誼。
高雄市與日本熊本縣自締結為姐妹市以來,長年保持友好往來。除了台積電在當地設廠,熊本市近期亦升格為日本最新的政令指定都市;該市教育委員會教育長遠藤洋路具備國際視野,在櫻前線日語文教機構陳亭如社長與熊本學園大學出川教授的牽線下,此次熱情邀請高雄市教育團訪問,為兩地教育交流開啟新契機。
交流團於8月18日至20日赴熊本市,由中山高中校長林香吟擔任團長,成員涵蓋仁武高中、壽山國中、南隆國中、彌陀國中、林園高中與旗山國小等校校長與主任。出發前,熊本市教育委員會即積極安排未來交流配對學校先行線上互動,讓雙方能提前認識並討論合作方向。
教育局長吳立森特別託團隊致贈遠藤教育長一封親筆信,誠摯邀請其於11月率團來訪高雄,期能推動更頻繁且實質的教育合作,深化兩市情誼。
林香吟校長表示,中山高中與熊本市必由館高中配對交流。該校上野正直校長對中山高中因應半導體產業發展而設計的雙語STEM及AI金融課程表達濃厚興趣,雙方未來有望展開深度合作。
|
 |
圖:壽山國中林宜家校長(彈琴者)與必由館高中校長、合唱團現場合作演出。 |
交流期間,高雄團隊除了拜會熊本市教育委員會外,也與日吉中學、櫻山中學、天明中學及龍南中學等校長進行座談,並參訪必由館高校、竜南中學及城北小學。雖然千原台高校因洪水影響未能接待,但校長南弘一仍專程出面簡介校務,充分展現熊本市推動交流的誠意。
值得一提的是,交流過程中,每位校長都特別準備了學校的文創伴手禮,並搭配一段動人的在地故事。這樣的分享不僅讓日本教育夥伴看見高雄學校的文化底蘊,也展現出臺灣國際教育交流正邁向「越在地,越國際」的新風貌。
林香吟校長說,台灣高中在國際交流方面經驗豐富,國中小則多屬起步階段;考量熊本市各校相關經驗,建議可先從線上交流開始,逐步累積情誼,再推展實地交流,以建立長久合作關係。
此次由高中、國中與國小三級學校組成的跨層級教育團,不僅展現高雄市整合資源的決心,更期能與熊本市攜手建立長期且深度的教育交流模式,拓展學子國際視野,培養多元文化理解與跨域素養,強化科技時代的國際競爭力,為下一代開創更寬廣的學習舞台。 |
 |
高雄拓展臺日交流新高度,首創幼兒園跨國姊妹園並深化教育觀光合作
2025/08/20 記者王冠勛、王炳權/高雄報導
為深化臺日教育專業交流、拓展國際視野,高雄市政府副市長羅達生於2025年8月17日至19日率團前往日本青森縣、陸奧市,除參與「田名部神社例大祭」,並於19日見證高雄市4所幼兒園與青森縣2所幼稚園簽署姊妹園合作協議。這是高雄市幼兒園首度與國外學校締結姊妹園,象徵臺日學前教育合作邁入新里程碑。
高雄市與青森縣、陸奧市自2024年12月簽署「國際交流促進備忘錄」以來,互動頻繁。今年更進一步拓展教育合作,不僅完成幼兒園跨國締結,日本青森縣立陸奧工業高等學校亦入選「2025台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青少年組,將於9月訪高參加決選發表會。此舉展現三方縣市積極推動教育與青年交流的成果,並為未來向小學、中學及大學層級拓展合作奠定基礎。今年2月,高雄市觀光協會也與陸奧商工會議所簽署交流備忘錄,盼公私協力共同推進觀光、經貿與物產合作。
羅達生副市長表示,高雄與青森、陸奧皆擁有豐富物產及文化底蘊,合作潛力無窮。此次幼教締約不僅促進課程創新與師資成長,也讓學前教育更具國際化;再加上觀光、產業等層面的交流,將持續擴展三方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
 |
圖:羅達生副市長見證高雄市前金幼兒園、鳥松幼兒園、興糖國小附設幼兒園及翠屏非營利幼兒園,與陸奧市星美幼稚園與白百合保育園締結姊妹園。 |
此次簽約的高雄市幼兒園包括前金幼兒園、鳥松幼兒園、興糖國小附設幼兒園及翠屏非營利幼兒園,分別與陸奧市星美幼稚園與白百合保育園締結姊妹園。未來將透過教學觀摩、文化體驗、師資對話及幼兒互動,展開多面向交流。
參訪團此行除出席盛大的「田名部神社例大祭」,亦前往青森縣觀光物產館
ASPAM,透過全景影像與高層展望台,領略青森四季更迭之美,遠眺八甲田山的壯麗景緻。在「睡魔之家
Wa Rasse」中,近距離欣賞甫於本月初獲獎的2025年度睡魔花燈,並親身體驗祭典舞步與擊鼓,深刻感受夏季祭典的熱情與活力。
此行不僅展現青森豐富觀光資源,也為高雄與青森在教育、文化及觀光層面的合作注入新契機。 |
 |
|
|
|